第577章 大结局 完
第577章 大结局 完 (第1/2页)第一次汉美战争结束后,世界形成新的对峙格局,从1899年年底至1900年8月,两国热战期间,美国损失海军舰船总吨位超过22万吨,陆军损失兵力18万人。海军主力损失过半,常备陆军遭受毁灭性打击。
见识到汉国潜艇、飞机等新式武器的厉害,美国政府一方面迫不得已将势力收缩回北美大陆,另一方面扩军备战、加大对新式武器的研发投入。至1904年,美国海军舰船总吨位恢复至36万吨,陆军常备兵力增长至60万人。
1904年2月,美国策划巴拿马独立,随即与独立后的巴拿马政府签订协议,获得了运河的开凿权和为期99年的经营权。
1904年6月,荷兰与汉国签订谅解协议,正式承认兰芳对南婆罗洲的占领和主权诉求(第一次汉美战争期间占领)。
自此之后,荷兰殖民势力被彻底驱逐出婆罗洲,兰芳领土也扩大至54万平方公里。
1904年8月,被封锁中断长达四年之久的远洋移民运输计划再次启动,但是与1900年之前相比,英、法、德、荷等国,对汉国移民轮船的中途停靠仍然做出了诸多限制,受此影响,汉国远洋船队减少了中途停靠次数,并且逐步将移民重点转向南太平洋航线。
1904年10月,受西方各国排挤和封锁,汉国在远东大陆地区的经济市场份额降幅超过90%,汉国本土、宋卡、兰芳三地工业发展遭到严重打击,为维持工业发展正常运转,汉国中央政府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由政府制定发展计划,将工业发展重心转移至铁路、运河、公路为、矿产为主的公共交通、原材料开采等基础领域,同时加大对电力、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1906年,汉国政府对内债劵规模达到12亿汉元。财政赤字支出也超过3亿汉元。
1907年8月,英国、法国、俄国三国签订军事互助协议,协约国正式成立,军事互相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以英国、德国为首的两大集团,由经济、政治对抗的冷战,转变为军事对抗的热战。
受两大集团矛盾加剧、对峙激烈化的影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先后向汉国伸出橄榄枝,全面解除了对汉国移民的限制,同时,频频派遣高级别官员、将领赶赴南美,与汉国方面商讨恢复经济、工业、军事、政治等领域合作。
1907年10月,受政府、军方要求,威廉二世封禁了数家宣扬黄祸论、对汉国进行抹黑的报社。
11月,英国、法国为防止汉国加入同盟国集团,同样彻底解除了对汉国的封锁。
12月,历经7年时间,汉国基本完成了对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新占领区清理、同化政策实施等工作。
至1907年年底,汉国本土铁路总里程增长至16万公里,总人口增长至5700万(包括400万新占领区人口),其中华人和归化华人比例仍然维持在90%以上的高位水平。
新占领区巴西、智利、玻利维亚三国总计约1100人口中,约有300万人因为战争、疾病、饥饿等原因死亡,约150万人因为不满于汉国同化政策,迁移至海外其他地区,约250万黑人、黑人混血在经历两年强制劳动后,被强制迁移至刚果海外省,最后留在当地,符合同化标准的三国百姓数量,只剩下约400万人。
为完成新占领区清理和迁移计划,汉国动员了包括野战军、警备军、民兵在内,总计约35万人,参与军事行动,7年时间内,直接死于平叛行动的军事人员数量约4000人,而因为深入原始雨林、沾染疾病、被毒虫、毒蛇、蟒蛇袭击等原因死亡的军事人员数量则超过9000人,远高于直接战死人员比例。
进入二十世纪,民族主义风潮抬头,占领区清理行动中,汉国虽然付出了1.3万余人死亡的代价,但是却达到了预期目标,成功将参与叛乱、不符合同化标准的当地人员,消灭或者制服,解决了社会分裂的隐患,从国家长远角度分析,利打于弊。
200余万黑人、黑人混血被强制迁移出南美本土,转移至刚果海外省,不可避免得给当地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
部分美洲黑人、混血黑人不满于仍然要进行强制劳动,频频暴动,另一部分服从安排,在殖民官员、军队组织下,不断深入内陆,找寻生存土地的美洲黑人、黑人混血,占据了原本属于土著的土地和财产,导致土著黑人出现大逃亡和大迁移现象,从1904年至1908年年初,由原刚果海外省迁移至其他地区的黑人总数高达200余万人,他们沿着不同的方向,迁移至法属刚果、安哥拉、卢旺达、赞比亚等地。
大量迁移的黑人土著,破坏了周边各殖民地的原有秩序和治安,为恢复稳定,各殖民地一方面组织殖民军以及发动土著部落,抵御迁移黑人的冲击,另一方面则向汉国刚果海外省提出抗议,要求刚果海外省停止对外输出土著的行为。
双方围绕土著黑人迁移问题扯皮不断,直至1908年5月,美洲黑人、黑人混血迁移行动结束,刚果海外省土著外逃事件逐步停息,刚果海外省才与周边各殖民地签订备忘协议,承诺加强管控,保证黑人土著迁移行动,不会再大规模出现。
1908年年底,刚果海外省向本土政府提交了一份年度报告,报告汇总了刚果各领域数据和发展情况分析,其中,人口方面,刚果海外省通过历次人口迁移、土著数量评估,估算出了当地各族群的比例和大致人口数量。
华人人口在经历不间断的移入和移出后,一直维持在200万人左右的区间范围,美洲黑人、黑人混血、抗拒同化的美洲其他人种总数约400万人(部分人员在抵达刚果后,因为疾病、强制劳动等原因死亡。)
黑人土著数量减少至700万人。
刚果海外省人口总数超过1300万人,在二十世纪初的非洲,算得上是人口稠密,但是因为汉国只有刚果海外省这一个非洲殖民地,而且非洲大陆距离南美洲路程最近,所以,哪怕持续向刚果海外省迁移黑人,会破坏当地的秩序和稳定,汉国中央政府也只能如此做。
1909年2月,隶属于陆军名下的航空部队升级为独立的空军,级别与陆军、海军平等。
1909年6月,汉国研发成功第一代坦克,坦克载重3.2吨,时速11公里每小时。
1909年8月,汉国海浪级潜艇服役,水面续航里程达到1000海里。
1914年5月,汉国本土人口总量达到7800万,野战军数量扩大至150万人,海军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人数扩大至18万,空军包括地勤、警备人员,总数扩大至2万人。
宋卡人口增长至1000万,兰芳人口总量1100万,刚果华人数量依旧维持在200万水平。
1914年6月,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大西洋舰队通过运河,转移至西海岸地区。
1914年7月,一战爆发,英、法、德、俄意、奥、比、荷、土等国皆卷入战争。
1914年8月2日,美国借口停战协议到期,再次对汉国宣战。次日,汉国对美国宣战。
8月10日,美国部队强行在哥伦比亚登陆。
8月25日,美国军队通过军舰和船队,源源不断被运输至南美大陆。
9月17日,受美国驻军影响,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三国相继宣布对汉国宣战。
9月25日,哥伦比亚政府宣布武装中立,被迫允许美国军队在哥伦比亚境内通行。
9月29日。汉国对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宣战。
10月1日,汉国完成扩军动员。陆军野战军总兵力扩充至300万,警备军扩充至150万。
10月7日,汉国本土陆军编组为16个集团军,5个方面军,分别负责安第斯山脉西部、本土中南部、北部地区防御,以及用于秘鲁、委内瑞拉方向进攻作战。
11月20日,部署于南美洲各国的美军数量达到30万人,11月25日,美军一部约2万人在优势军舰掩护下,尝试在原巴西累西腓地区登陆,遭受驻军打击。12月11日,登陆美军丢下3000余具尸体,狼狈撤离。
12月17日,在2万秘鲁守军配合下,5万美军向驻守在边境地区的守军部队发动猛烈进攻,战斗持续一个月时间,因为伤亡惨重、进展缓慢。于1915年1月中旬,美国高层主动叫停了进攻计划。
1915年4月,经历半年试探性作战,美军伤亡人数达到6万人,汉国一方伤亡人数2.3万人。
1915年6月3日,汉国集中2个集团军,100余辆坦克、200余架飞机,总计动员约40万人。从阿塔卡马沙漠方向,对驻守在边境线的美国、秘鲁部队发动反击。
6月7日,反击部队相继突破4道防线,进入敌军纵深地带。
6月14日,驻守边境一线,总数约12万人的秘鲁、美国联合部队被切割包围,失去与后方联系。
6月26日,反击部队推进至塔克纳省与莫克瓜省交界地带,塔克纳省境内,聚集的15万美国部队和8万秘鲁军队,大半被歼灭,少部分被分割包围在各个孤立据点、防线的部队,也失去了突围的可能,等待他们的,只有举手投降一条路。
9月22日,汉国部队不断推进,相继占领阿雷基帕、普诺、库斯科、阿亚库乔、伊卡、万卡韦立卡等省份,兵锋直逼秘鲁首都立马。
为掩回颓势,重整防线,美国政府进行第二次扩军动员,陆军总兵力扩大至370万人,海军总兵力,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扩充至21万人。
10月27日,南美洲各国美军数量暴增至90万人,秘鲁境内美军数量再次恢复至30万人。
历经一年作战,美军伤亡、被俘总人数超过20万人,而汉国方面伤亡总人数约6万人,不到美军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10月30日,美国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合兵秘鲁海域,准备掩护陆军从汉国守军背后登陆,一方面缓解秘鲁方面的防守压力,另一方则!是逼迫汉国海军进行决战。
当天中午,3万余名美军在舰炮掩护下,对驻守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汉国守军发动进攻。至11月2日,进攻美军相继夺取了海岸西北部、中部等多个据点、防线,战线向纵深地区推进约7公里。
11月5日,转场而来的300余架飞机,携带鱼雷抵达安第斯山脉西部地区,与由太平洋舰队、大西洋舰队、南洋舰队编组而成的主力舰队汇合。
11月7日上午9时,汉国混编舰队与美国主力舰队在安托法加斯塔外海海域进行会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