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章、合流
一百三十一章、合流 (第2/2页)准备跑路的跑路,准备反抗的反抗。当然无论是选择抵抗,还是选择跑路,资本家们本人都是不会冲锋陷阵的。
最典型的就是,圣彼得堡大清洗结束后,前往保加利亚投资考察的资本家人数暴涨,连同他们的家属在内,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增长八千多人。
显然,这些人都不是干大事的料,一个个企图用电报遥控指挥推翻沙皇政府的统治,无疑是天方夜谭。
因此,兴登堡决定送列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回国,并且还资助他们武器装备、活动经费,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俄国的革命党和资本家们合流。
革命党人有造反的经验,虽然都是失败的,但也是经验不是么?而资本家们拥有实力,而且分散在了俄国的各大城市,一旦他们同时发动起来,总会有几个成功的案例。
然后俄国的内战也就该爆发了,德国人东线的压力自然也就没了。至于这些人能不能推翻沙皇政府的统治,这个就不关他们的事了,反正只要搅乱了俄国,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实际上沙皇政府对国内的政治控制还是很松的,1887年5月,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流放到喀山偏僻农村监视居住,后被送到萨马拉省乌里扬诺夫其姐夫居住的农村,被警察公开监视居住。
1900年,他曾被允许回到圣彼得堡,但他却到西欧继续革命事业,撰写了大量革命论著。此后,他成为俄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之一。
1905年俄国爆发了大革命,列宁自然也参合了进去,直到1907年俄国革命运动失败后,被迫流亡海外。
这次革命无疑是惹火了沙皇政府,作为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列宁自然也上了沙皇政府的黑名单。
他先后侨居日内瓦、巴黎和伯尔尼等地,1916年,列宁从伯尔尼迁到苏黎世,和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一起寄居在修鞋匠卡墨列尔家里。
当时的瑞士是个间谍云集的地方,列宁为了逃避追杀,生活非常低调,天天躲在图书馆看书,不再出去搞事情。
有时候,他也会利用傍晚时间在一家无产者出没的小咖啡馆召集会议,与他们交流思想,生活过得非常充实。
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次俄国的革命还没有爆发,德国人就找上了门来。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俄国确实具备了爆发革命的基础。为了尽快完成革命推翻沙皇政府的统治,他自然是不介意和资本家们合作一次。
毕竟,现在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的影响力实在是太低,在尼古拉二世发动了圣彼得堡大清洗后,他们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盘也就没了!
残酷现实,已经摆在了革命党人面前,这次沙皇与资本家们的争权夺利,获得了军方支持的沙皇已经占据上风。
如果让沙皇赢得了这次斗争,那么沙皇独裁政府的统治基础就会变得更加牢固,革命将变得遥遥无期!
在这种背景下,俄国的各大反政府势力第一次实现了合流,尽管他们因为各自的政治理念不同,相互之间难以形成信任,但是为了推翻沙皇政府的统治,他们依然走到了一起。
并且尼古拉二世这次发动的圣彼得堡大清洗,也不是没有留下隐患的,比如他忽略了“合法性”!
最典型的就是,被处决的人犯中还包含了一百多名国会议员,他们还没有被剥夺议员身份,就被送上了绞刑架,这就成为了反政府势力攻击尼古拉二世这次圣彼得堡大清洗目的不纯的最佳借口!
在圣彼得堡之外,资本家们还是掌控了很大的话语权。因此,在许多资本家实力强大的地方,尼古拉二世这次的行动被定性为了:沙皇为了排除异己,而采取的白色恐怖统治!
这就令尼古拉二世很受伤了,即便是获得了军队的支持,但是想要掌控所有的俄国城市,他依然是做不到的。
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俄国的官僚体系,已经被资本家们腐蚀了,短期内尼古拉二世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多合格的官员来代替他们。
这又给革命党人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宁回国之后并没有前往圣彼得堡,他知道那边已经不具备革命的基础了。
反而是来到了俄国令一座大都市——莫斯科,这里是俄国仅此于圣彼得堡的大城市,拥有数十万名工人,给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创造了群众基础。
很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一面要和资本家们进行合作,一面又要反资本家。当然这一幕,历史上发生在俄国的二月革命中也出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