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零章 宰执天下
第一零九零章 宰执天下 (第2/2页)但是为了应对人口买卖,以及保障奴仆的人权,王言定了两个要求。
第一点,所有买卖的人口,都要有明确可查的户籍信息,也要问清楚是否自愿。当然会有伪造的,但是只要真查、真杀,还能能管很大的用。哪怕只有一点儿用,那就比不管的好。
第二点则是对开封府内所有的奴仆人口进行登记,按理来说,奴籍也是籍,有奴籍就有登记,但显然,如果真的是这么个理,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和谐太多。
造册登记还不算,王言的最低工钱也是适用的。卖身是卖身了,但人格还保障着。但凡有克扣工钱,无故打骂,甚至打死之类的恶劣行为,有告就有惩,往死里惩。
事情当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明里暗里的对抗不计其数,死的人也没有准确的数据,王言又遭遇了四次刺杀,一次毒杀,一次放火,一次近身刺杀,一次远处乱箭射杀,全都险之又险的逃了过去。…。。
他的家人很安全,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不整死王言,那就没什么用。因为王言正当壮年,不缺老婆孩子。真要杀了王言的家人,惹的王言发狂,他们的下场只会更惨,凌迟都是轻的。如今王言搞出来的刑罚更多了,还邀请了朝中官员去现场观看施刑过程,相当凶残。
不论如何,这一次王言在开封府内推行的各种政策全都在实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王言改革的脚步。甚至于借着他现在的权力,已经在开封府境内开始了税赋的改革。在之前范仲淹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削减各种杂税,先在开封府境内推行。
两年的时间过去,王言对于开封府的治理,那是肉眼可见的。
路宽了,也更好了,水路也宽了,水道也改的更加合理,供养汴京的物资运转更加的顺畅。街道翻新了,也拓宽了,走起来更加的舒服。御街上,立起了全铜铸造,两米左右高度的十二生肖。
市场被规划了一下,周边的房屋全都拆了迁,扩大了城内的市场规模,更加的繁荣。在汴京附近的县,建起了许多的工厂,生产各种的物资。
学堂比之前更多了,甚至在开封府的各个县城内,都多了一个图书馆,满满的全都是书。官吏们都黑了,也瘦了,精气神却是更好了。
百姓们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经过两年的时间,但凡有地的百姓,家里都有余粮。很多人家里都被分了地瓜、土豆等作物的种子,已经种了一年。
收成很多,比传统粮食的产量要高许多。到了第三年,百姓们都留种,自种了一些。这是指数级的增长,慢慢的便会更加的好。
不可能等到培育的亩产夸张的程度,才开始推广种植。而是要一边培育,一边种植,不断的改良。目前种了土豆、地瓜的人家都被官府分了家畜、家禽过去。他们的粮食有了富余,自然要开始养肉食。
开封府的百姓这两年感觉天天都像过年,税少了,挣的多了,也没人欺负他们了,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但现在却实实在在的实现了。
相比起百姓们,皇帝以及各种的大臣才更加的惊讶。
他们早都知道王言牛逼,但是许多人没有去王言治理过的地方,并没有实实在在真感受。给朝廷交钱的,也就只有一个杭州。剩下的,他们见识到的就是王言整人有多狠,并没有直观的概念。
这一次他们看到了,就在他们的拖后腿中,王言用两年的时间,把开封府治理的焕然一新,简直亮瞎了他们的狗眼。
但该反对改革的还是反对改革,没人愿意在自己的身上动刀,都是世代积累而来的财富,也是世代赚习惯了的财富。骤然减少,谁也受不住。
但是赵曙受的住,他太受的住了。两年时间,他收拢了权力。真要说起来,他是不比太祖、太宗对于国家的掌控力度差的。当然,那有个前提,就是王言要听他的话。…。。
赵曙并不怀疑王言的衷心,因为有西北之事在前,他是十分相信王言的,并为王言的愚忠窃喜。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赵祯要压着王言,不让王言上位。若是王言早早的上位,大宋该是何等程度?
不过没关系,他会让王言上位。
治平三年(1068年)春,赵曙决定扫平岭南诸夷,调韩琦南下总领战事,拜欧阳修为相,顺势升王言为参知政事。
王言升官了,成了王·推忠协谋佐运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柱国·广陵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言,他的官职更长了。
看官职就能看出来,他不是多位"参知政事"中的一个,因为他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及"集贤殿大学士"这两个官职,这是宰相的标配。在名义上,他是副的文相。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就是宰相。
王言又一次的在大朝会上表了决心,傲视群臣。
散了大朝,王言又是跟着欧阳修等人一起回到了政事堂。赵曙高坐,欧阳修次之,王言再次。这次就不看年纪,而是看官职了。
「王卿素有涂抹大宋江山之心,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了啊……」赵曙笑呵呵伸手示意,让王言主持小会。
王言拱了拱手:「全赖官家信重,臣心中惶恐不已,唯恐行差踏错,误我大宋。」
「王卿谦虚了。闲话少说,开始议事吧。」
「治国先治人,变法先变官。而今全国推行新法,不似开封府一地。须得用之人,去往各地监督,避免地方上下勾连,对抗朝廷。是以今日第一件事,便要找些合用之人。诸公以为如何?」
「王相想调谁入京直说便是。」富弼在一边笑呵呵的。
「我就喜欢直说,是怕诸公温吞久了,不适应。」王言笑了笑,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名单,递给了赵曙,他说道,「王安石、冯京、范纯仁、范纯礼、欧阳发、章惇、吕惠卿……种谔、张大……等,皆能力卓群,能臣干吏,国之猛将。可替我等前驱,监督新法推行之事……」
上位第一件事,自然是排除异己,肃清朝堂。王言把各种位置都插上自己人,那么当然无往不利。
但是想要拿下所有的关键位置,那是不可能的,不说群臣的派系利益,就是赵曙也不愿意,毕竟那是真让王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架空了皇权,万一王言冷了,有贴心的手下给批衣服怎么办?
所以这一天的会议,大家没讨论别的,工作全都压了下来,就为了争取各个位置。当然,是别人跟王言争取。
王言适当的退上两步,回头再挨个收拾就是了,主要还是先把他的人安排上来。
至于其他的改革,那就都有成例了,直接推行便是。不外乎再多一些漕运、盐铁等等。他上位,目的就是在于杀。
这是有共识的。
从古到现在的治平年间,历朝历代的权臣、变法大臣、酷吏,都没有好下场。
王言已经集齐了要素,军政事全都插手,他甚至直接调西军、北军的大部分力量南下,要不他怎么把种谔等人都带出来了呢。
就是要硬推行各种政策,不服的,大军镇压,他也同时进行军队的更细致的改革……
他上位了,对于赵曙等人是刚刚开始,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结束了……
日常感谢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39314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