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
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 (第1/2页)杨国忠心中暗惊,连忙带领群臣上前劝谏皇帝:“陛下万金之体,攸关天下安危,切不可以身犯险,我朝中不缺能征善战之将,请陛下三思。”
李隆基摇摇头说道:“安贼如今已迫近东都,朕心中忧急,又恐将士士气低落,不能全力拒敌,故而要披甲亲征以壮三军士气。今日你们担忧我的安危,朕能理解,特留太子在朝中监国,处理一干事务,如何?”
李亨听见之后,稍稍低头犹豫片刻,立刻上前一步奏说:“父皇年迈,怎能受军中奔波之苦,儿臣年壮,愿代父皇出征讨贼。”
“太子,你的心意朕已知晓,不过你才是社稷之根本,吾意已决,你留在朝中监国。”
李亨又上奏说道:“三镇节度使李嗣业将略远胜安贼及其麾下诸将,他昔日曾以三万之众征讨大食,攻城掠地收复昭武九国和吐火罗境,深入呼罗珊数百里,又征讨吐蕃于大勃律,深入天竺。若命他率河西北庭安西之众东进,必能讨平安贼。”
杨国忠悄悄偏头瞥了一眼太子,脸上露出几许轻松之色,嘴角含笑不语。
李隆基身体后靠,神情逐渐恍惚,轻轻地摆了摆手:“李嗣业,留守在河西挺好,只是他麾下兵马众多,应当派兵入中原作战。韦见素,汝兼任兵部尚书,你认为李嗣业麾下诸将中,是否有可用的将才?”
李亨迅速退下,他心中明白,这是皇帝对李嗣业的一个试探,若是李嗣业能够把将领分兵派出来,那就证明他没有拥兵自重的想法,更没有谋逆的意图,若他寻找借口不派兵东进入关中,那这个人就十有**怀有异心异志了。
韦见素也明白李隆基的想法,他琢磨着想起了一个并非李嗣业心腹的大将,那就是现任赤水军使的李光弼。
“启禀陛下,驻守凉州的赤水军使、云麾将军李光弼,治军严明英勇善战,曾数次击败吐蕃军。就连昔日王忠嗣都说:‘能得我兵者,唯李光弼也。’”
“好,就李光弼了!”这个人选皇帝很满意,职位不上不下,有很高的升赏空间。“中书省立刻拟旨下给李嗣业,让他派李光弼率赤水军大部入河东作战,升任李光弼为御史大夫,持节兼任河东节度副使。”
皇帝做出决定之后,闭目养神片刻,才开口缓缓说道:“今日朝议结束,有事明日再奏。”
从紫宸殿的龙尾道上走出来,杨国忠拍了拍胸脯暗道好悬呐,还好皇帝没有坚持亲征下令太子监国,不然他杨钊岂不是大难临头了?
李亨来到金吾卫仗院前,李静忠领着四名千牛备身牵马走出,扶着太子翻身上马。
他们行进在空无一人的御道上,李亨突然侧头对李静忠说道:“阿耶今日提出要御驾亲征,准备让我坐镇京师监国。”
李静忠双眼放光面露喜色:“殿下蛰伏多年,今日总算有转机了。”
“不过让我给谏止了。”
太监的笑容逐渐敛起,低头恭顺地说道:“说起来也是,圣人亲征让殿下监国,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殿下都应该尽量推拒,免得圣人生疑。如果圣意坚定,他老人家明日自然还会提起,殿下你到时候就不必再谏了。”
李亨恍惚地摇摇头道:“阿爷若亲征,这个时候监国不是好事,应该再等等看。”
……
皇帝下达的第一道旨意到达凉州,已经是十一月底。
李嗣业接到使者的宣旨之后,各种念头在脑袋中萦绕了良久。李隆基命令陇右朔方两镇只留下守城兵马,其余全部限期二十日内到达关中。却让他按兵不动留在河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