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上中下三策
第二百二十五章:上中下三策 (第2/2页)这句话冲击太大!
在此之前,大汉朝的普世价值观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甚至,在汉武帝之前,大汉朝的普世价值观是圣天子高高在上,绝不会错,如果你觉得圣天子错了,那么一定是你错了!一定是你有问题!
如果全世界都觉得圣天子错了,那么错的就是世界!
圣天子,永无过错!
只可惜,汉武帝因为种种骚操作,直接逼得全国上下都反对他,就差全民皆反了,无奈之下就只能发布罪己诏。
神圣性没了!
天子身上的神圣性开始削减,但即使削减到了今天,天子也依旧是很神圣的,只是神圣性没有那么强了。
大概要等待五代武夫们登场的时候,当武夫们喊出了那句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的话之后,才彻底把天子身上最后的神圣性给撕下来。
至少在此刻,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这句话,还是非常有冲击感的。
没有良心的士人,可以闭着眼睛说,这句话是谬论,但有良心的士人都会展开思考,思考天下到底是老刘家一家的,还是全天下的。
可是这种问题,能思考吗?
谁敢思考这种问题,谁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反贼!是汉贼!
被朝廷逮住了,是要杀头的!
“卧龙的上策,说穿了就八个字:君主立宪,贵族共和。”
“按照卧龙的想法,董卓将通过册封的方式,再造一个贵族团体,所不同的是,这个贵族不再是过去的军功贵族,而是世家、豪强、军功团体三者共同组成的贵族团体。”
“到那时,打着天下为公的旗号,拉拢世家、贵族进入贵族议院,与三公九卿等朝廷高层共商国是。”
“从此以后,但凡朝廷大政,都必须经过贵族议院的批准,必须有半数以上的贵族代表批准才可推广。”
“这是从制度上确定世家的地位,和前面的术不一样,这是道啊,起码也是法的层次。”
道、法、术。
“嘿嘿,长文你怎么只说了一半?卧龙除了说要打着天下为公的旗号,限制皇权,建立贵族议院之外,还说要利用贵族议院的名额,拉拢世家斗世家,拉拢世家打压豪强,拉拢军功贵族,使之厌恶世家。”
“最终,利用议院名额,挑动南阳、颍川、河北、关东、关西、荆州、益州、扬州等各地世家之间的矛盾。”
如今的大汉朝,南阳世家才是天下第一流!
谁让南阳是帝乡呢?
所以,如今的大汉,南阳世家看不上其他任何地方的世家,就算是号称四世三公的袁家,也被南阳世家公然鄙视。
帝乡的世家,说话就是硬气!
你们这些渣渣,还在图谋三公,还在以出了三公为荣的时候,俺们南阳人已经在比拼谁家出的皇后多,谁家出的太子妃多,谁家出的太后多了。
渣渣!
都是一群渣渣!
然后中原世家又看不上河北世家!
河北世家,又觉得自己比荆州扬州这样的偏远之地世家高上一头。
扬州的世家,就一直想要往中原蹭一蹭,但奈何中原士人看不上他们,所以扬州世家就只能圈地自萌,在扬州小圈子里混混,除了扬州,中原都不认可他们。
不过,扬州世家也不是最惨的。
他们只是不被认可,还不至于被朝廷抵制。
关西士人,直接被关东士人联手抵制,被打压的直接怀疑人生。
而关西士人内部也有鄙视链,关中之地的士人等级最高,处于鄙视链的顶端,凉州那一块儿的士人,被关中鄙视。
可凉州内部也有自己的鄙视链,汉人多的地方的世家,鄙视汉人羌人混杂之地的世家。
某些汉人羌人混杂之地的世家,你到了洛阳,说自己是世家子,人家都会哈哈哈的笑话你。
“而且卧龙还说,要把天下间的世家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九品世家家主投票只能算一票,八品世家的家主,一票算两票,七品一片算四票,到了一品,一票算二百五十六票!”
“出过县令的,可为九品世家,九品世家呆在贵族议院的时间相当有限,只有十年。出过太守的,可为六品世家,六品世家可以直接在贵族议院之中呆三十年。出过三公的,可为三品世家,三品世家可以在贵族议院之中呆一百年。”
“而当这些世家离开贵族议院的时候,就是贵族议院和朝廷联手,吃掉这些世家的时候。从今往后,只有在朝廷做官的世家才是真正的世家,那些自吹自擂自说自话的,不算!”
这其实就是宋朝的套路!
宋朝,一旦中了进士,就算是真正的人上人,从此以后光明正大的贪污,也不算啥,做错了事儿,也不算啥,只要不造反,就算犯下滔天大罪,也就是罚酒三杯。
就算是出卖了宋朝的利益,把朝廷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城市送给外族人,也依然是我们文官的英雄。
就算是带着十万朝廷大军去送了人头,坑死了上万将士,那也是好样的,罚酒三杯之后,依然是我们文官的大英雄!
就算你辱骂天子,天子也最多暗中搞死你,不可能公然赐死。
这就是宋朝,一旦考中了进士,就是统治者的一份子,就可以为所欲为,全家都能发财。
可是,一旦你们家没有人中进士,也没有人做官,那么伱家就该衰落了。
然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家被其他官员,利用和买等一系列极其不合理的制度,光明正大的把你抢成穷光蛋。
按理说,这个制度是极为不合理的,但这个制度却顺利的维持了北宋二百来年的统治。
一方面是因为,进士的数目非常少。北宋起码也有几千万人口,这么多人口,一万人养一个贵族,也能养七八千个贵族,而宋朝的进士,每隔三年也才几百个而已。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旦家族没有人当进士,就只能被一系列朝廷政令给吃干抹净,一分不剩。
一直都有肥猪让进士老爷吃的满嘴流油,哪怕这头肥猪昨天还和大家伙儿都坐在一起吃其他的肥猪,可今天他已经不再坐在这里,而是躺在餐盘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