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曙光(四)
第1044章 曙光(四) (第1/2页)4360年(公元1663年),一月七日。
由皇家科学院与帝国多所大学联合举办的技术拍卖会,在华夏大学大礼堂盛大召开。
华夏大学副校长周百信负责主持这次的技术拍卖会。
周百信校长看着不断涌入大礼堂的商人,他不必担忧因为经济环境不好,没有人理会这次的技术拍卖会。
他作为太子苏蜀的心腹,从一个幕僚门客转变成华夏大学副校长,这可是从四品的官员。
学校体系与少府体系的官员,他们在科举进士出身的官员眼中,这些人就是幸进的小人。
这两个体系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都不受其他官员待见。
但学校体系与少府体系的官员,虽说没有多少权力,但品级却是朝廷承认的官员品级。
正七品官员才能担任知县,正四品官员才能担任知府,正三品官员才能担任巡抚。
在帝国的初期,出现很多官员越级提拔的情况。
随着太平盛世到来,新的科举进士逐年都会进入官场。
朝廷对于官员品级与职务相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难再出现越级提拔的情况。
学校体系与少府体系就成了很多有背景的人,混资历的平台。
周百信作为太子苏蜀的心腹,他想要混资历,那也要必须取得不容别人质疑的功绩。
这次技术拍卖会,是他辛苦拿下来的任务。
他做好这件事,立刻就会成为正四品官员,跳出学校体系,外放成为一地知府。
周百信没能做好这件事,他需要蹉跎好久,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对技术没有多少了解的周百信,过年都在书房里苦读,了解这些技术的情况。
……
杜宝年与李宫一同走进华夏大学的大礼堂。
这个能容纳一千人的大礼堂,座位几乎被坐满了。
杜宝年感慨的说道「来的人太多,不知道这次能否找到令我满意的新技术。
我是做农产品加工的业务,想要跨行业太难了。
经济状况好的时候,我还进行了一些尝试。
交了很多学费,这些跨行业的公司只能低价卖给其他商业。
只有兴盛公司这个基本盘,依旧能保存下来。
我已经交够学费,哪怕是看到感兴趣的新技术也不敢尝试。
现在这个环境,贸然进入某个新行业,根本就找不到接盘的商人,破产的概率太大。
破产对于我们这些商人来说,那是极度可怕的东西。」
杜宝年说完这句话,他有些期待的问道「李兄,因为破产相关规定太过严苛。
商人们轻易不敢开公司,即便是开了一个公司,他们也不敢借贷经营。
没有银行信贷的扶持,小公司想要壮大,那是极度困难。」
李宫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个问题我也在议会上提出,但议会之中的阻力很大。
欧洲那些国家就是商人权力太大。
一些大商人与大贵族联合起来,都能对方国王。
帝国的一些势力,见识到商人巨大的破坏力,他们对于商人加强监管的态度,一直都没有变。
帝国灭亡英吉利、法兰西等国的速度太快,让帝国的一些权贵,见识到商人误国的一面。
这一代人退出历史的舞台,帝国才可能给商人松绑。
我们是见不到这个时代,我们的子孙可以见到,未来一定是更宽松。
现在只能量力而行,借自己能够筹集的钱。
只要公司没有负债,破产相对来说,会轻松很多。」
杜宝年听到李宫这么说,他也无奈的笑了笑。
李宫在这个场合,旁落无言的说出来。
这件事在帝国的权贵阶层,应该是公开的秘密。
他的身份还无法融入权贵阶层,对于这些事情的具体情况,他还是一知半解。
杜宝年了解到公司破产的代价极大,这是朝廷限制商人的手段。
他认识到这一点,那也就不会奢望朝廷减轻公司破产的代价。
他今后唯一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兢兢业业经营公司,不让公司破产。
杜宝年安稳的坐在座位上,他不是第一次参与技术拍卖会。
但却是第一次参与一千多人参加的技术拍卖会。
他都无法想象,等会儿叫价,现场会多么混乱。
杜宝年听到砰的一声,关门的动静。
他看到一位穿着学者衣衫的人,走到大礼堂最中心的高台上。
高台上不止有话筒,还有一个大型的幕布,幕布前方摆放着一台放映机。
周百信走到话筒旁,他敲了敲话筒,大礼堂四周传来砰砰声。
大礼堂安装的喇叭,可以正常播放他的声音。
他没有啰嗦,直入主题道「各位先生,欢迎你们来参加由皇家科学院与帝国各个大学,联合举行的技术拍卖会。
我已华夏大学校长的身份向你们保证。
这次拍卖的技术,有很多技术你们闻所未闻。
有很多技术,现在看似很平常,在未来他却能赚到大钱。
我们按照以往技术拍卖会的惯例,依旧把技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甲类技术必将能让所有者领先同行业。
但买到丁类技术,不意味着它就是垃圾技术。
一些眼光卓绝的商人,购买到丁类技术并崛起,这些年也不罕见。
这次技术拍卖会,也运用了一些新手段,让大家能更直观的了解拍卖的技术。
拉上窗户,放影片。」
周百信的话音刚落,大礼堂周围的窗户立刻被厚布遮挡。
大礼堂顿时变得昏暗,只有微微的光亮透过窗户的缝隙照了进来。
放映机开始转动,清晰的影像出现在巨大的幕布上。
周百信站在一旁,幕布上播放的影像,会给众人展示相关技术的情况。
他对于第一项技术很熟悉,这是一项评价为甲级的技术。
幕布上的影像,开始展示这项技术。
杜宝年目不转睛,盯着幕布上的影像。
这是一个完全无人的电动生产线。
由按钮和继电器组成的复杂电机柜,控制生产线上的电动机,让生产线上的机床,按照流程加工产品。
杜宝年看到影像上的内容,工人只需要投入物料,一个复杂的零件就靠这套自动生产线,直接加工完成。
他瞪大眼睛,震惊于这些机器运作的高效。
这就是他一直渴望的技术升级改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