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姬轩辕,出来一战(2/2)
第二百零八章 姬轩辕,出来一战(2/2) (第1/2页)东海。
碧波万里。
海中仙气萦绕,云雾飘渺,一座座仙岛上,灵禽走兽,奇花异草,均是人间罕见。
无边无垠的东海在天海相接之处,扶摇而上三十三天。
自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后,无量四海便是人族通往诸天的唯一路径。
子受站在东海第一山,崂山主峰之上,目光看向山下来的第一个方国。
山下。
一群熊猫扛着狼牙棒,簇拥着一位鼻青脸肿的国君,恭敬无比无比的捧上国印。
“玄菟国。”
“白夷部落建立的方国。”
涂山九儿开口说道。
子受点了点头。
他虽然早从暗网出得知了这个情报,但有一位分析妻在身边提一提,听着又别有一翻味道。
崂山脚下!
玄菟国国君话音落下,一方气运自他手中国印之中,沛然流转,充斥在四方天地之中。
《天阿降临》
玄武国国君身负的国运,甚至没有这方国印中凝聚的国运要多。
子受从崂山之巅一跃而下,落到了玄菟国国君身前。
他拿起这一方国印,脑海之中瞬间涌入一个方国的人间气息!
“东夷诸国国印。”
“兵主蚩尤留下的传承。”
子受早已从闻仲口中得知过,东夷与大商的不同。
东夷各国均有国印,国君以国印执掌一国之气运。
这是蚩尤执掌九黎时留下的传承。
当年蚩尤乃一代兵主,九黎族的兵器远比其他部落要强大得多。
他们甚至可以以凡人之力,将人族气运铸进一方青铜大印。
如同人道圣器崆峒印。
如今的兵符、官印,都源于九黎族的国印。
这一方青铜国印上,凝聚着他们国家的气运,印落在王旨之上,言出法随,和他的金口玉言十分相似。
子受一手握着玄菟国国印,一手抬起玄菟国国君,道:
“孤允了。”
“今日之后,玄菟归商,由我大商守护。”
子受话音落下,千里之外,玄菟国国土上,人间气运轰然一震!
!
大商与玄菟相隔数千里!
但子受一言出,玄菟国境内便凭空而生出一道又一道大商气运!
最终。
无数道大商气运凝聚成河,汇聚成海,将玄菟国笼罩在内!
一瞬间。
大商气运便和玄菟国的人间气运合二为一。
人间气息之中,再添一国之文化!
与此同时。
子受手托玄菟国国印,印上流转的国运也被大商气运同化,最终化作一道道气运金龙,没入子受手掌之中。
大周天万龙入窍,可化炼化气运入体。
下一刻。
子受指尖金光流转。
印玺上。
玄菟国印四个字变作了玄菟郡印!
子受看向玄菟国君,露出春风化雨一般的笑容,说道:
“孤将在玄菟国设一郡,沿袭玄菟之名,汝为郡守,继续执掌此印。”
“可愿意?”
玄菟国国君闻言一愣,眼中全是难以置信。
这!
这!
不杀我?
这……怎么不早说!
他转头看向周围几只扛着狼牙棒,脸色不善的白罴,心中无比委屈,都要哭了。
来之前。
他们说的分明是……晚到了一炷香的时间,都打死你。
他们何曾说过,归附之后,可为继续掌印成为郡守?
如果这么说。
不用打,他也会来啊。
玄菟国君泪流满面,捧着国印躬身行礼。
“臣,谢大王恩典!”
几只白罴窃窃私语,说道:“你看,他都感动的哭了。”
玄菟国国君:……
玄菟国国君泪流满面,捧印站在一侧。
此时。
又有一方队伍到了山前,转瞬间便来到子受当面。
銮舆之上。
早有一位国君,赤足而下,半走半爬来到了子受身前。
他躬身行礼道:
“臣乐浪国国君,见过商王!
”
“臣早有归商之心,奈何距离甚远,有心无力。臣,成日以泪洗面啊。”
“今日,终于等来大王了!”
他说完。
露出鼻青脸肿的一张脸,果然泪水横流。
然后。
他哭泣着从怀中取出一方小巧的赤铁印玺,哭道:
“臣今日献上国玺,恳请大王让乐浪归商吧!”
子受看向那几头白罴,顿时无语。
这确定是守护族灵?
他拿起乐浪国国玺,大商气运再次化作一道气运长河,向东而来!
东海之畔。
半岛之上。
乐浪方国的气运没入大商气运之中!
乐浪国国玺中,一道国运化作道道金龙,没入子受窍穴之内!
他的右手隐约可见一道金光在掌心流转!
子受随手一抹,将乐浪国国印,化作乐浪郡郡印,开口道:
“允了。”
“此后,乐浪国置为乐浪郡。”
“汝继位国君,当知如何治理,暂代郡守之位,掌此郡印。”
“若不尽心竭力,作恶渎职,孤定斩不赦。”
乐浪国国君顿时露出和玄菟国君完全一样的表情,他回过头看着那几头白罴。
泪流满面。
白罴:“看,又感动哭一个。”
……
玉虚宫。
广成子站在麒麟崖巅,看着东夷大地,看着大商气运东流至海,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断的覆盖一方方国家。
崂山脚下。
一道道銮舆八百里加急,从四方赶来,周围跟着几只白罴护驾,诸位国君生怕晚了一刻钟,就被乱棍打死。
他们早已得知东夷联军攻商失败的消息。
此时。
大商大军东征,本来就没有抵抗的心思。
更何况。
守护他们上千年的族灵白罴都归顺了大商。
他们。
哪里还想着抵抗。
“臣高骊国国君,拜见大王!”
“臣满饰国国君,拜见大王!”
“臣索家国国君,拜见大王!”
……
“臣东屠国国君,拜见大王!”
“臣凫更国国君,拜见大王!”
“臣天鄙国国君,拜见大王!”
……
一位又一位东夷部落的国君,来到崂山脚下,他们手捧国印,献给到子受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