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捐钱?
第4章 捐钱? (第2/2页)因为这一声称呼,
上一次出现,还是魏忠贤时候,那一句“魏公”“九千岁。”
昭示着权倾朝野,
更是陛下的杀心。
而魏忠贤的下场,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这几年随着圣眷愈隆,他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恐惧,这也是为何他已经两次请求告老还乡。
“蔼,朕是真心和你说说话,没有半分忌惮的意味。”
朱常淦鞋都没有穿,从凳子上快步走过去,将曹化淳给扶起来,“大明风雨飘摇,朕所能依靠的人,仅余你们几人,朕之真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证。”
他看了一眼曹化淳,同时也看了王承恩。
那意思,包括你在内。
曹化淳没有怎么反应,反倒是王承恩的整个人一怔。
心“咚咚咚~”直跳,胸膛里面像是有一团火,脸色通红,‘噗通’一声就跪下了,痛哭流涕。
“皇爷!“
朱常淦又将王承恩给扶了起来,“当初要不是你,朕早已经不知道死了几时了。”
崇祯能继位,王承恩功不可没。
要不是他自爆身份,将自己是十三太保第二的事情说出,并将魏忠贤的设计交底,当初的崇祯可能早已经被魏忠贤给害死。
但也是因为这件事,
两人之间其实一直有隔阂,若不然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是曹化淳,而不是他?
“嘣嘣嘣……”王承恩又跪在了地上,额头磕的咚咚响。
朱常淦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好让眼眶看上去红一些。
“曹公,朕想扩充勇卫营,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啊?”
“不知陛下想扩充多少人马?”
“先……翻一倍,扩充到一万五。”
曹化淳的眉头皱起来一‘川’字,“一万五,陛下这……”
一万军队,战马驮马按五千合算,人吃粮4500石,马吃粮4500石,草15000石,即每月消耗粮草24000石,这还不算辎重营。
“陛下,一年开销至少三十万两。”
熟料,“好,朕来想办法。”
“额……”
等曹化淳从乾清宫出来,脑子还有些懵,没有反应过来。
看了看天,然后又看了看地,“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突然召见我扩充勇卫营?”
陛下怎么会突然转变?
要知道之前自己就曾提过扩充勇卫营到一万人,却被驳回,因为没钱,更因为朝臣反对。
可今日崇祯的举动实在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管了,无论陛下是否扩充勇卫营,我只管操练。”
曹化淳自称“报国愚忠罔顾身”,在报效大明朝上,他确实称得上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
乾清宫内,
“皇爷!”王承恩满眼通红,内心的复杂入火山爆发,难以用言语表达。
他仍跪在地上。
朱常淦此时也坐在了地上,“别跪着了,来……坐这儿,陪朕说说话。”
“臣不敢!”
朱常淦叹了一口气,“朕知道你的忠心,朕没有把你扶上去,是因为朕不想其他人贴身。”
“你也看到了,朝堂之上,朕说了不算,说了不算啊。”
“朕想整治大明,但奈何没人,没钱......”
王承恩仰起头,“皇爷,内臣有两千两银子,
除此外面还有两个小院,也能值个两千两,把家里的古玩字画给卖了,估计还能凑个一千多两。”
“内臣愿意全捐出来给陛下扩充勇卫营。”
“算了。”朱常淦苦笑着摇了摇头,“那是你养老的钱,朕拿了良心难安,况且就算是朕拿了你五千两,也是杯水车薪,离着三十万两相差太多。”
王承恩提泪横流,愤然捶手顿足,“朝堂之上这群奸佞之臣,一个个中饱私囊住着铜山金穴,却让皇爷在这里为难。”
朱常淦突然问了一句,“王承恩,你给朕说实话,你在王之心手底下安排人没?”
嗯?
王承恩猛然抬起头,却看到皇帝正眼神灼灼的看着他。
“皇爷,臣……”
朱常淦打断他,“你就说有没有安排人就行了。”
“皇爷,臣……臣有安排人手。”
果然,
作为曾经的东厂十三太保第二,魏忠贤第一,王承恩第二,老五刘瑾……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能人。
能做到第二,而且还能以从龙之功,走到现在位置。
王承恩的能力可见一斑,虽然没有军事智慧整治乱世,但朱常淦相信他整人的能力绝对不逊色的。
“那人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回皇爷,已经是东厂千户柳,如今是王之心最为倚重的两人之一。”
朱常淦点头,“启用他吧,事成之后,朕提他做东厂督主。”
“陛下,现在就要动王之心吗?”
朱常淦摇了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朕只是想用这个人做点文章,等这件事情办完,火候就差不多了。”
钱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来,
勋贵、文武百官、地主豪绅、老百姓、太监、宗藩。
筛选了一番之后,朱常淦决定从太监入手,目标则是瞄准东厂。
一,因为这个目标,钱多。
李自成入京之后,从勋贵、官员、太监和富人嘴里,抠出了七千多万两银子,其中勋贵最多,十分之四,其次就是太监十分之三,官员和富人拢共占据三成。
二,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李自成打到京城,东厂的太监和锦衣卫一样,崇祯还没死,就转变了阵营,打开城门迎起义军。
等清兵入关,他们又投降了一次。
三,最稳当。
太监倚重的是谁?
是皇帝。
说白了,他们是为皇帝服务的。
有明以来,虽然一直有勋贵、文官和太监有勾结的情况。
但文官和功勋也一直防着太监,防止他们做大,再次骑到了勋贵和文官的头上。
在文官和勋贵眼里,太监一直是皇帝用来压制文官的工具。
哪怕现在太监势弱,也一直像防贼一样防着,从不曾掉以轻心。
太监注定不可能和其他势力交心,成为同一个阵营。
反过来说,如果皇帝亲自下场打压太监。
在文官和勋贵眼里,那是皇帝打他自己人,自己打自己的脸,他们也乐见其成。
……
唯一的一点,痕迹不能显,否则会引起其他各方势力的忌惮和强烈反弹。
稳字放在第一位,
“王承恩,给朕找一些你信得过,武功高强的太监来,贴身保护朕。”
落水这个问题,得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