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盛京流血
第148章 盛京流血 (第1/2页)六月二十七,
盛京的天色刚亮,一场小雨如钉子一般,整个雾蒙蒙的天际被钉出一道道缝隙。
满清皇宫之外麻马声嘶鸣,人影晃动。
皇太极崩,储嗣未定,面对多尔衮和豪格两大人选的斗争激烈情况,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羣臣定议今日在皇宫之内,商量上嗣大位的人选。
豪格乘着马车赶到的时候,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人早已经赶到了。
“请!”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面色阴沉,“请!”
多尔衮和豪格的积怨已久,其实问题的根源,还在母亲阿巴亥。
多尔衮和豪格的老爸皇太极同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二人是同父异母兄弟。
豪格是皇太极和其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所生的长子,比多尔衮还大3岁零7个月。
图谋继位的皇太极等逼着殉了葬的多尔衮母妃,年仅37岁。
当时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22岁,多铎才14岁。
兄弟三人权势弱小,同时经历了人间的第一大惨事,眼睁睁看着母亲冤死却无能为力,刻骨的仇恨深深烙印在多尔衮的心里。
只能隐忍着等待机会。
豪格从小就比较突出,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皇太极也经常带着豪格随军作战。
豪格也算是争气,屡次在沙场建功,受到努尔哈赤的封赏,被封为贝勒,在宗室之中排行第三。
其后23岁被封为和硕贝勒,开始参与国政,27岁便成了和硕肃亲王,成为满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并管理满清经济命脉户部。
相比而言,多尔衮,则是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所生,虽然受到封赏,但却没有实质性的尊崇,在政治地位上不如他的哥哥阿济格,甚至不如比他小一岁的多铎。
在满清,多铎的政治地位是天生就有的。
因为他是嫡幼子,属于守灶之人,所谓守灶,就是老幺继承财产的意思。
……
皇太极继承汗位,势力在所有旗主之中倒数第二,为了对付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所以只能极力拉拢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多尔衮和多铎。
其后皇太极设计追究正蓝旗主莽古尔泰的罪行,让豪格成为正蓝旗旗主,囚禁镶蓝旗主阿敏让济尔哈朗做旗主,并先后杀了阿敏和莽古尔泰。
多尔衮更是凭军功,后来者居上,在阿济格犯错之后,开始执掌镶白旗,势力短短几年间便超过了济尔哈朗、德格类、阿巴泰等人。
以24岁的年纪便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并兼礼部尚书,掌管满清军政事务。
两人在伐明的多次战争中,多尔衮都是豪格的主帅,死死的压这个目中无人的侄子一头。
两人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出征之中,积怨也越来越深。
可还不等他们进入,就听着外面又闹腾了起来。
却是两黄旗的人也到了,索尼、鳌拜等大臣要佩剑上殿,在外面高呼:“先帝于我等恩情大于天,要是不立先帝皇子,我们宁愿一死以追随先帝于地下!”
“对,不过是一死而已!”
还没有开始,大殿之外便开始了战斗,一触即发的局面。
“干什么呢?先帝的尸骨未寒,还在天上看着你们,此时发生流血事件,是想让先帝死不瞑目吗?”此时代善等人连忙走了出来,才让索尼、鳌拜等人卸下佩剑。
……
等进了大殿,很快便演化成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论。
众多大臣之中,索尼最先开口,“先帝爷崩逝,父志子承,此乃天理。先帝爷的众多皇子之中,只有豪格已经成年,其他皇子还小,所以我大清就该立肃亲王为帝。”
礼亲王代善也站起来,表示愿意拥护豪格为帝。
紧接着是济尔哈朗,也站出来表示对豪格的拥护之意。
豪格顿时脸色大喜,“感谢诸位清贵的支持,父皇在世的时候,也曾谆谆教诲于我国事,我一定不会辜负皇阿玛所托,把大清发扬光大。”
索尼乃是先皇的重臣,闻言拍手叫好,“先皇病逝之前,只有豪格见过,这必然是先皇要将皇位传给肃亲王的意思。”
一直没有说话的多尔衮此刻终于说出话来,“既然先皇召见过豪格,那么敢问,可有先皇遗诏?”
“这……”一时间正兴奋莫名的豪格蒙了,竟无言以对。
因为没有遗诏,他之所以能见到皇太极,还是因为皇后哲哲等人在暗中使劲才得以实现。
等他见到皇帝的时候,皇太极已经病重说不上话来了。
更别说遗诏的问题了。
多尔衮继续说道:“先皇既然能见你,却没有立下遗诏,这其中的必然有着极大的蹊跷,是不是遗诏之中不是你,所以伱给毁了?”
“你……你血口喷人!”豪格的脸瞬间憋的如紫茄子,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严重失态。
多尔衮却是冷笑地指着他,“你何必如此着急?难道是……被我说中了?”
一旁的鳌拜连忙站出来替主子解围,“谁都知道肃亲王和先皇父子情深,却故意以此攻击肃亲王,岂有不急之理?而在我看来,先皇之所以见肃亲王豪格,就是在临终之前想见自的继承人。”
“那么皇位当然就是肃亲王。”
多铎闻言,愤然起身反对道:“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在这里胡乱揣测圣意?”
一个揣测圣意的帽子扣过来,顿时让鳌拜说不出话来。
多铎指着豪格硬刚道:“豪格你自己说,你凭什么当皇帝?论军功还是论治理国家能力,你十四叔哪点不比你强?”
“此次我大清入关,损失惨重,明朝战力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羸弱,所以我大清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皇帝,豪格性格柔弱,心中又无城府,如何能带领我大清更上一层楼?”
“要我说,就该按照祖上的规矩,让八旗旗主共同投票,立贤者为帝。”
一旁的阿济格此时也连忙附和道:“依我之见,为我大清的前途着想,只有立睿亲王继承王位,才是最好的选择啊!”
形势再次发生巨大的改变,双方的争论更加的激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