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恶性循环
第210章 恶性循环 (第2/2页)随着漕运进一步成熟,裴耀卿的办法被其他人所掌握,裴耀卿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因此李隆基逐步让他退出了权力中心。
接着李林甫独掌大权,就不管你什么仓,能运的都运。
杨国忠也是捡了这个时机,把剑南所有仓的粮运往长安。
常平仓,主要是为了平衡粮价。
具体方法就是丰年百姓丰收,有余粮,粮价低,朝廷便以高价收购百姓的余粮存储。到了歉年,百姓粮食不够,粮价高,朝廷便低价出售常平仓里的粮,以平衡粮价。
至于军仓,转运仓等,顾名思义,便是用于军粮,转运。
李琩沉思了片刻,道:“西州并没有往长安运粮,其义仓的粮也没有用于军粮。”
“是啊。”刘晏附和,“如此只有一个解释,有人把里面的粮都贪污挪用了。不过此事并不好问罪。”
“为何?”李琩问道。
刘晏道:“下官查看过之后,当地官员又找大户借粮,把粮仓堆满了。”
“有点意思。”李琩沉思着,“可是西州没粮赈灾,也没向朝廷索要,他们是如何安抚百姓的?”
“放高利贷。”刘晏叹了口气,“殿下这些年在安西革新生产工具,兴修水利,引进新品种,大力屯田,加之……”
刘晏停了下来,因为他觉得接下来要讲的话不合适。
“士安但讲无妨。”李琩道。
“是。”刘晏领命,接着道:“加之如今的士兵都是长征健儿,不是府兵。他们在安西呆得久了,家人也都跟了过来,民屯发展也很好,因此安西粮食年年有余。”
刘晏所说,是府兵制转为募兵制对边境屯田的影响。
府兵制下,士兵在一个地方只呆一段时间,最后他们就要回到家乡。
可是募兵制下,这些士兵长久服役,加之大唐边疆战事频繁,士兵想回也回不去,便只能在边境安家。
因此一个士兵,背后就是一个大家庭。
这些大家庭到了边疆,朝廷要帮助他们安家、分田,鼓励他们开垦,因此边疆民屯发展也越来越好。
刘晏接着道:“安西粮食年年有余,粮价就低,因此过路的商人就把安西的粮食低价买到西州,联合西州官员和地方大族,高价贷款给受灾百姓,到期百姓还不上,他们就兼并百姓土地。百姓没有土地,要么当流民,要么当土匪,要么就隐入高门之下,如此下去,恶性循环。”
刘晏最后总结出的恶性循环,其实少了一环。
但少一环,并不是他疏漏,而是他和李琩心里都明白,因此没必要说得那么清楚。
整体的闭环情况,是贪官污吏掏空了仓库,官府无粮赈灾,高门富商趁机放高贷,兼并土地。这些兼并的土地成了高门大族的资产,而这些高门大族,大半都是免税户。
如此下来,纳税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官府的税收也跟着越来越少。官府税收变少,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就便弱,然后又只能再次联合大族放贷兼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