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载淳心里的三个愧
第六十七章:载淳心里的三个愧 (第1/2页)没等李鸿章说完,载淳打断了他的话,严肃地道:“李大人,那件事乃是众匪蛊惑澄贝勒,导致其一时糊涂,做了荒唐事,这是朕和皇额娘一同裁定的。李大人只要证据确凿,除贼斩匪即可。”
李鸿章还要说什么,一听载淳言辞凿凿地盖棺定论,也就不再多说。
可是,他隐约从载淳的眼睛里,看到了杀气涌动。
这股杀气,不像是仅仅为了杀一些作恶的逆匪,更像是……
载淳看着李鸿章的眼神有意无意地躲闪着他,拿起茶杯一边喝着一边道:“李大人不必紧张,既然已有定论,你照章办事就好,只不过……”
载淳冷冷地看着他道:“朕并没说既往不咎。”
听到载淳的话,李鸿章猛地感觉到一股寒意涌上,同时还伴随着一丝狂喜。
李鸿章小心地问道:“皇上,恕臣斗胆问一句,您可有打算?”
载淳又开始摆弄起手中的茶杯:“没什么打算,朕自登基以来,承蒙皇额娘和六叔日夜操劳,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朕有愧;大婚还政,朕非但没有像你说的励精图治,反而日夜酒色笙歌,朕有愧;朕大病初愈,未尽人君之责,反而屡遭祸事,让满朝上下焦躁不安,朕有愧。”
接连三个愧,让李鸿章感觉头晕目眩,浑身颤抖。
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天子,不仅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的苦恼,还明里暗里地把心中的不满全部说给了他这个汉臣听。
要是换了从前的盛世,这自然是一段皇帝自省的传世美谈,无论谁听见了,都会夸赞这盛世明主。
可如今的大清,早已不复当年的鼎盛,内忧外患络绎不绝。
此时的载淳说出这些话,摆明了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各方势力的强烈不满。
李鸿章有点哆嗦着站起身,深深地给载淳举了个躬,随后跪倒在地:“皇上,切莫如此,若真如皇上所言,那为臣者,万死也难恕其罪啊。”
说着,饶是李鸿章官场沉浮多年,也被这股深深的无奈和满腔的愤慨说得泪流满面。
载淳缓缓地站起身,走到李鸿章面前,弯腰将他扶起来,面色阴沉地道:“如今内忧外患,若再不改正从前犯下的种种错误,大清迟早会毁于朕手。”
看着载淳坚毅的眼神,李鸿章颤抖着拱手道:“请皇上明示,臣万死以报君恩。”
载淳笑了笑:“朕不要你万死,也不允许你再万死。你是个能臣,只是命运如此,让你承担了你无法承担的,这不怪你。”
随后他转身来到正堂外的门廊下,抬头看着阴云密布的天空。
“哎,又要下雪了。李爱卿,看看这红墙、绿瓦、白雪,看看这大清,多美。”
载淳感慨片刻,突然转身看着李鸿章,一字一顿地道:“你可愿随朕一起,重现大清的辉煌?”
李鸿章深吸口气,双膝跪倒:“臣誓死以报君恩,随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载淳笑着点了点头:“那就让天下人看看,朕这个皇帝,够不够格吧。”
这时,高青从门外走来,看见载淳站在正堂廊下,急忙快步上前拱手道:“陛下,您怎么来了。”
载淳笑道:“朕就不能来了。”
高青道:“当然不是。”
随后他瞪了载淳身后的田海和蔡寿一眼:“陛下来李大人这儿,你们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田海摊了摊手:“这你可怨不着俺,陛下心血来潮,俺又管不了。再说了,想告诉你也找不着你,你生啥气。”
载淳道:“行了,你也别怪他们了。”
高青道:“陛下,杏花院的事基本告一段落,就等着圣裁,选个日子执行了。”
载淳道:“日子就定在初七午时。”
高青拱手道:“遵旨。”
载淳又道:“其他事办得如何了?”
高青答道:“回陛下,臣近几日都在暗中观察,恭王府内并无异动,像是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过一样。澄贝勒也没有离开王府半步,貌似受了王爷的辖制,在府中自省。”
载淳道:“那可曾有花谷前辈的消息?”
高青摇摇头:“并没有探查到花谷前辈的任何踪迹,甚至臣有种感觉,花谷前辈并非在恭王府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