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44:李农夜袭莲青山,荀羡激战淮水岸
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44:李农夜袭莲青山,荀羡激战淮水岸 (第1/2页)贾坚、白胜两路后赵人马,又入五君口,从晋军背后,挺进莲青山西麓。此时,山野之间,粮营与流民宿营,交相混杂,山中阴凉有风,使得人在林中,熟睡酣畅。
贾坚、白胜二人分作两队,抵近营地,布下众多薪柴,又备好众多火冲车,号令一下,四处生火,顿时烈焰升腾,光照几十里远,犹如火蛇,蜿蜒莲青山中。
“起火啦....”一声惊呼,又是粮营兵马,又是露营百姓,顿时人沸马嘶,乱成一团。
只见夜空之中,火弩如雨,纷纷而至,西麓山林,又有清风徐徐,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使得大火越烧越旺,阴凉山林,顷刻犹如人间火海。
山间粮营大乱,贾坚、白胜两路赵兵,趁火打劫,杀向流民,漫山遍野,死伤难记,唯有埋伏南北的第六营李迈、第七营王龛,挥兵冲入山中。与劫营赵兵,短兵相接。
游击将军李迈正遇赵将贾坚,牙门将军王龛挡住白胜,烈火通明之下,捉对厮杀,交战声漫山遍野,莲青山四野天昏地暗,浓烟漫天,难解难分。真见得:
烈火熊熊遍地烧,惊魂炼狱独星寥。清风未见人凄沸,狂焰尤推营烤焦。
空晓哀声荡山起,不知赵骑看逍遥。兵丧粮毁付之炬,谷漫皆闻苦恶呺。
“大都督...大都督....”殷浩、陈逵闯入寝帐,惊醒了熟睡的国丈褚裒,褚裒惊诧道:“何事惊慌?”
“大事不好,莲青山火起,浓烟漫天,想必是有赵兵劫营?”
“啊?”褚裒猛地起身,只觉胸口剧痛,又瘫坐床榻。说道:“莲青山火起,必是劫营,数万流民宿营,快设法搭救才是。”
“我已命蔡裔率一营兵马前去接应。”殷浩道。
“陈逵将军,不必管我,也去救援,十五万将士粮草,皆在山中啊。”
“末将领命!”陈逵奉命前去增援,快马加鞭,兵士飞跑。
刚至莲青山下,只见大批百姓,蜂拥而出,散乱无序,竞相逃命。人群之中,只见先到一步的将军蔡裔,也催马返回,陈逵问道:“蔡将军在我之前,为何不战而退?”
“林中百姓,何止数万,人群相隔,难以入林。”蔡裔道。
陈逵道:“这下军粮皆毁,大势去矣。”
数万流民,前拥后挤,争相踩踏,涌出山林,把蔡裔、陈逵两路人马挡在山外,难以驰援,眼睁睁看着熊熊火光,吞没粮营。
......
待到天明,西麓山林,尸骸遍野,灰烬未熄,半宿混战,死伤惨重。流落的百姓、败退的兵士,纷纷往大营逃来。
营内哀嚎连绵,泣声不止。一夜惊慌,使得大都督褚裒急火攻心,猝倒床榻,已经急得起不来床,军师殷浩陪在一旁,这时蔡裔、陈逵二将匆匆回营。
褚裒卧在榻上,看着心急如焚的众将,这才开口问道:“战况如何?”
蔡裔道:“回禀大都督,逃难流民不止数万,隔在两军之间,无力相救,只恐粮草尽毁,无以挽回。”
“那李迈、王龛二将呢?”
“生死难测,未见回音。”
参军殷浩劝道:“二将不知生死,只恐已丧命疆场,如今军粮被毁,十万将士和数万百姓,衣食无保。进退之计,大都督需早做打算。”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小校闯进大帐,作揖道:“启禀大都督,今已探得消息,李迈、王翕二将,被敌将贾坚、白胜擒斩。”
“啊?”褚裒一听又连折两将,忍不住老泪纵横,感慨道:“老夫失策,以致生灵涂炭,前功尽弃,眼下之计,如之奈何?”
殷浩道:“如今百姓,身处苦难,络绎不绝,又奔营中而来,军粮尚且全无,如何接济百姓,不如退兵。”
“唉.....老夫有负国恩。”褚裒无奈道:“传令,退兵!”......
东晋十五万大军尚未到齐,莲青山之战,军粮便被付之一炬,但闻风而至,前来投奔的百姓却越来越多,有增无减。
原本听说大晋朝廷北伐,饱受后赵暴政的百姓,从各地前来,争相投奔,抛家舍业,历尽艰辛,谁知长途跋涉,赶到代陂,但此时晋军已然败北。无奈之下,流民只得跟着晋军南去。
沿途随行百姓,宛若长龙,一路相随,哀声绵延,狼狈南走,直抵淮水北岸。这时,一个校尉来报:“启禀大都督,荀羡将军人马已至北岸。”
“快传令则来见。”
“是!”等了须臾,只见荀羡催马赶到,甩镫离鞍,翻身下马,作揖拜见,一看大将荀羡至此,坐在马车上的褚裒忍不住哭泣起来:“若得令则早至,何至如此大败呀?”
荀羡道:“末将来迟一步,请大都督治罪。”
褚裒道:“事到如今,罪在老夫一人,归附朝廷的百姓与日俱增,流民掉队,不计其数,赵国追兵,作乱无穷,请令则率部断后,以助我携百姓渡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