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除瘟抗疫,三征林邑 106:谋良帅征调桓温,辞诏谕举荐谢万
第四部分:除瘟抗疫,三征林邑 106:谋良帅征调桓温,辞诏谕举荐谢万 (第2/2页)司马勋起身,击掌三声,随行的几个笙箫乐师,先上殿就坐一旁。笙箫乐器,佳音奏起,只见四个美人,提裙上殿,扬袖起舞。真见得:
纱衣飘飘起雁型,妙姿成乐蔚然生。
娇眸柔态似莲踏,眉眼画中催艳争。
司马勋献上的四个歌姬,一番起舞,看得众人抚掌称道,桓温道:“伟长这番厚礼,某家该如何答谢呀?”
“唉......”司马勋露出一脸委屈,说道:“在下说来含羞......”
桓温道:“伟长与本督莫逆之交,在座之人,皆我旧部,有何难言,尽管说来,不必避讳。”
司马勋道:“我本是大晋宗室,浴血拼杀,出生入死,尽忠社稷,也是应当。可是朝中庾氏一门,结交朋党,擅权专政,只因我在都督麾下,不予封侯,着实受气。”
桓温道:“伟长不必过虑,身为皇亲,莫说封侯,封王也是应当。封号之事,自有本督奏禀朝廷。”
“如此说来,司马勋叩谢大都督。”
“伟长何必多礼,来来来,借此良时佳丽,我等再饮一盏。”桓温举盏,众人一起端盏,一饮而下。
正在此时,只见一个侍卫快步走到堂下,作揖道:“启禀大都督,朝廷差人送来急函。”
“所言何事,尽管说来。”
侍卫打开函报,读道:“今有燕国慕容儁,今岁屡犯泰山,朝廷传谕,请大都督桓温即刻启程,屯驻庐州,筹备北伐。”
众人看着桓温,对朝廷催函不冷不热,无人敢问。桓温听了,沉默良久,才说道:“诸位将军,在座的都是自家人,有何高见?”
参军郝隆道:“大都督不可前去,朝廷对都督多有猜忌,太后已将桓豁留任黄门侍郎,如同质子,遥控都督。此番若去,必任人摆布”
司马勋也道:“侍中庾希,善用谗言,只恐是庾希挟天子以令大都督。”
桓温点点头,眉头一皱,说道:“几盏温酒下肚,身感不适,诸位且饮,恕不能奉陪。”
众人不知桓温因何病告退,但参军郝隆,桓云、桓秘、桓冲四人也离开酒宴,陪着桓温转到里屋。
桓温一看四人都是自己嫡系、兄弟,这才说道:“司马勋之言,不无道理,我远在荆州,陛下年少,受庾希蛊惑,在所难免。”
郝隆道:“桓、庾两家素有间隙,大都督不宜答应。”
“即日起,我便接着装病,回告朝廷,就说我酒后跌伤,无法赶赴京师,特向天子告假。”
郝隆正欲领命而去,桓温又道:“慢着......”
“大都督还有何吩咐?”郝隆问。
桓温算计着说道:“陛下刚刚亲政,本督若不去,也应保举一人,总不能让陛下跑到太后那里说我的不是。”
郝隆道:“这有何难,太后母族,出自谢家,就保举谢家之人,陛下、太后定不会埋怨。”
数数谢家众人,自谢尚之后,谢安的两个弟弟谢万、谢石最有带兵之才,桓温道:“谢万、谢石兄弟二人,谢万好强,不愿屈居人下,就保举谢万为帅,让朝廷看着办去。”
参军郝隆领命,遵照桓温之意,代为草拟回函,回奏朝廷桓温跌伤,不可下地,推却了朝廷征调。
......
前燕大军南下,虽有旱情一时阻挡,但也是迟早之事。晋穆帝司马聃迟迟等不到桓温出马的消息,只得召集百官,齐聚太极殿。
晋穆帝道:“近日桓温回奏,因贪杯跌伤,难以奉旨出征,需再挑人选。”朝上百官,都不愿主动请命,晋穆帝看看众人,无人愿意挂帅,便说道:“取燕国战书,读与众人。”
一个小太监拿出战书,展开读道:“大燕皇帝致信大晋国主,古人云:国将兴,听于民,朝将亡,听于神。大燕会合塞北诸部,兵强马壮,拥兵二十万,奉天命南征。剑指之处,无不望风归降,劝大晋国主,顺天承命,尽早迎降,仍不失封侯百官,长保富贵。若无献降之意,今秋十月,大燕天兵,必临建康。”
司马聃道:“桓温难以挂帅,但在奏疏之中,举荐谢万都督各路人马。谢爱卿你意如何?”
谢万性情高傲,一听桓温还举荐了自己,不由得傲气横生,心中暗喜,出列作揖道:“桓都督如此知晓微臣,令臣诚惶诚恐,如坐针毡,理当为国效命。”
晋穆帝道:“以卿家之见,只靠江东诸路兵马,可抵燕国慕容儁否?”
谢万道:“燕军不足惧,慕容氏本是辽东胡部,小小部落,蛮荒未开,仅以剽掠之性,想成定鼎之功,乃是胡儿痴心妄想。只要兵法得当,粮草充足,微臣略施计谋,便能退敌。”
“爱卿果然肱股之臣,传旨谢万,即日操练兵马。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假节、都督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领淮南太守。”
“微臣领旨谢恩。”